到底什么在阻礙企業營銷轉型》》》公關公司《《《
而當今,錢已經不在是選擇工作最重要的維度了,成長,工作體驗爽不爽更重要,因為生存變得相對容易了。錢可以買來一批用戶,但買不來用戶信任,會發現有關注沒關系。過往豐富的經驗也許是阻礙自我更新的絆腳石。所以會看到一些企業微信公眾號的設計的與官網無異,恨不得全部照搬。從沒有想過用戶究竟需要什么,而通常我建議企業羅列3點用戶最剛性需求,放上去就好。這樣的問題還出現在營銷上。
我不止一次強調“社會化營銷的風險在于不可知,而魅力也在于不可知”,我們唯一能把控的是過程,尤其是實時數據反饋監控的過程。但是很多企業在做社會化營銷時就讓負責人預估銷售額、粉絲量,按照結果來給與資源資金支持,這種方式完全不利于移動時代的玩法。移動時代的營銷應該是先整體規劃,小步嘗試,快速放大,實時監控,及時調整,它完全是一個快速反應、動態平衡的過程。
很多企業把新營銷做不好歸咎為缺人缺技巧,過去一年我們培訓了超過300家企業,非常多傳統大品牌企業,有部分我們還做了回訪,最后事實證明缺人卻技巧是表象,深層次原因還是企業的思維無法讓這些人和技巧產生價值,土壤就不行,上面的植物怎么可以長好。當然我總結一下除了思維,依次是組織構架、人才和技巧,但思維一定是后三者的基礎。
我堅定的認為一個企業只有先發起思維認知的革命,改良企業土壤,重裝企業系統,才有可能在營銷轉型之戰中奠定勝利的基礎。“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是枳”說明了環境與土壤的重要性。從2011年開始做社會化媒體營銷,玩微博玩粉絲,當時就有很多企業準備大干一場,不僅重金招人,還投入巨資去模仿當時的杜蕾斯、可樂、藝龍等成功的案例。其實最后基本都失敗了。
曾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他老板實在忍受不了自己企業粉絲比競爭對手低,非得購買幾十萬刷到比別人高,只為心理平衡。我覺得思維認知是一切行動的前,而老板或企業對于移動營銷的認知和觀念更是決定了一個企業能把移動營銷做成長怎樣。所以當時我們就講,社會化營銷就是一個CEO工程,它需要企業從老板到高層都堅信其價值,有足夠耐性去經營自己的粉絲,培養團隊。
也只有少數企業理解并認同,所以他們不僅在微博,還是微信時代都做得還不錯。一個CEO的思維就代表著一個企業的思維,而這些思維就是公司的環境和土壤。
當然此前講過影響傳統企業營銷轉型除了思維,還有組織構架、人才和技巧,這里暫不一一闡述,但是值得企業反思。
(百度百家)